地礦文化
- 地礦文化 >
我的外婆
又到一年一度的七夕了,不知不覺想起了外婆。這個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好日子,更多人期待祝福的是關于愛情,而我和我的家人,滿心歡喜的卻是一份血脈相連的親情,因為那一天是我外婆的生辰。
我的外婆,出生于20世紀40年代,家境殷實,所以她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文化的熏陶,是舊社會中為數不多的受過較高教育的女性。從我記事起,外婆就展現出非凡的能力和賢淑的品質,她的話語總是充滿智慧,做事井井有條,處理事務時總是顯得大氣而妥當。盡管她的中年和老年時光都在農村度過,但她似乎天生就帶著一份優雅,與那些農村婦女給人的印象截然不同。在我的記憶里,無論何時見到她,她總是保持著干凈利落、優雅得體的形象,即便是在病榻之上。或許正是這份優雅和從容,讓我與她之間始終存在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和生疏感,不自覺地讓人對她心生敬意。
有5個子女,母親是長女,我也是。因此,外婆忙于農活和照顧年幼的舅舅,沒有太多時間照看我。我們主要在節日時相聚。我家離外婆家不遠,父親常騎自行車帶我和母親去外婆家送節禮、慶祝生日。姨母們通常也會來。每當這些日子,外婆總是以幸福的姿態迎接我們。她和外公清晨打掃衛生,然后在廚房忙碌,舅舅和舅母也來幫忙,一家人在廚房里歡聲笑語。那是我童年記憶中最美的風景。至今,我還記得外婆在村口等待我們的樣子,高挑清瘦,總是站得筆直。無論我們身在何處,節日的約定和等待從未缺席,外婆也總是準時出現。
我跟外婆相處最多的日子,是我讀初三的那個冬天。那段時間由于連續下雪,母親擔心我騎自行車上下學不安全,因外婆家離學校近,我便暫住在外婆家。在那些日子里,外婆成了我最可靠的鬧鐘,每天早晨叫我起床,拖著疲憊的身子為我準備早飯。晚上,我埋頭于作業時,外婆則靜靜地在一旁做針線活,從來不打擾我。臨睡前,外婆會給我講述她童年的趣事,或是她從報刊上讀到的奇聞逸事,幫助我緩解學習的壓力。那段與外婆特別親近的時光,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,每當我回憶起那段日子,心中總是充滿了溫暖。
在我記憶中,七夕總是與美好緊密相連,它充滿了鮮花的芬芳、蛋糕的甜美,以及家族傳承的溫暖和深情的祝福。然而,現在的七夕對我來說,卻夾雜著難以言表的哀愁。那位總是追求完美,為子孫奉獻一生的外婆,那位才華橫溢卻在鄉村度過大半生的外婆,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。幸運的是,我曾有幸閱讀過外婆生前親筆撰寫的內容,包括她的生活日記和對自己身后事宜的周密規劃……這位才華與情感并重的女性,她的生日仿佛是上天賜予的一份特別禮物,讓我們永遠銘記,難以忘懷。盡管外婆的一生未曾有過轟轟烈烈的成就,但作為一位女性,她的生活無疑是一場精彩的綻放,她還為我們家庭留下了無數無形的精神財富。
我平生素愛文學,亦好寫作。我常常在想,這一切,應該與外婆的遺傳基因有關系,因為父親這邊家族成員里,好像沒有這樣的稟賦。所以,我發自內心敬重我的外婆。時至今日,外婆已經去世4年了,七夕節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歡聚,悲感之際,寫下此文,以紀念我遠在天堂的外婆。






